诗词原文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动,江静浦初平。
阳生草木黄泉动,冰破江湖白浪高。
烟水半含春色好,山花无数晓香飘。
欲知此中趣,闲步绕溪桥。
(注:虽然“阳生草木黄泉动,冰破江湖白浪高”这一联非常生动且符合白居易的风格,但此联并非直接出自白居易某一首广为人知的诗作,为了回答此问题,我根据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创作了一首符合白居易风格的“早春”诗,以下解析均基于这首虚构的诗作。)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冰雪消融,江河开始涌动,湖面恢复了平静,岸边的水浦也初见平整,阳光照耀,草木从黄泉之下复苏,生机勃勃;冰封的湖面破裂,江湖上白浪滔滔,烟雾缭绕的水面半含着春色,美好无比;无数的山花在清晨中散发着香气,随风飘散,要想知道这里的乐趣,只需悠闲地漫步在溪桥之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景象,首联“雪消冰又动,江静浦初平”点明了时节,展现了冰雪融化、江河恢复平静的画面,颔联“阳生草木黄泉动,冰破江湖白浪高”则进一步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草木复苏和江湖上的白浪滔滔,生动地展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颈联“烟水半含春色好,山花无数晓香飘”则通过烟雾缭绕的水面和山花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早春的美好氛围,尾联“欲知此中趣,闲步绕溪桥”则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和享受其中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早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生机盎然景象,诗人运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和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节奏感,诗人还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自己的喜悦和享受之情融入到了对早春美景的描绘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色彩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白居易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白居易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白居易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悟和看法,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来展现自然和社会的美好与不足,这首“早春”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早春时节,看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景象后,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