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曙光
唐·韦应物
宿云容与朝晖丽,共喜春随曙色来。
柳眼初开迎晓日,花心未吐待时催。
轻风拂面人微醉,细雨沾衣意自闲。
莫道春光无限好,只愁风雨易相摧。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夜晚的云彩悠然自得地与清晨的阳光交相辉映,大家都欢喜春天的到来伴随着黎明的曙光,柳树的新芽刚刚张开迎接清晨的太阳,花朵的花蕊还未绽放等待着时机的催促,轻柔的风吹拂着人脸让人微微陶醉,细雨沾湿了衣裳却让人心情更加闲适,不要说春天的风光无限好,只担心风雨交加容易将这一切美好摧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首联“宿云容与朝晖丽,共喜春随曙色来”点明了春天的到来伴随着黎明的曙光,宿云与朝晖相映成趣,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新芽初开,花朵含苞待放,轻风细雨让人陶醉,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但易逝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通过宿云、朝晖、柳眼、花心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宿云和朝晖赋予了人的情感,共同欢喜春天的到来,诗人也通过轻风拂面、细雨沾衣等细节描写,营造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尾联的感慨则使整首诗在赞美春天的同时,也带有了一丝淡淡的忧伤,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思考着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担任某地刺史期间所作,当时,他身处自然美景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作为一位历经仕途坎坷的诗人,韦应物在诗中也不免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美好易逝的感慨,这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