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茶诗
唐·陆羽
野性本爱丘山客,生涯聊寄一杯中。
每嗤江浙凡茗草,丛生狼藉惟藏蛇。
碧泉煎得香盈室,红炉煮罢味盈盅。
莫道此中无胜事,清风明月自为俦。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羽虽为唐代著名茶学家,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著名的茶学家、文学家,被誉为“茶圣”、“茶祖”,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所著《茶经》三卷,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对后世茶叶生产的发展和茶艺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陆羽不仅精通茶艺,还擅长诗文,其文学作品亦颇受后世赞誉。
译文
我本就热爱山野田园的生活,将一生的情趣都寄托在了这一杯茶中。
常常嘲笑江浙一带的普通茶叶,它们丛生杂乱,只配藏匿蛇虫。
用清澈的泉水煎茶,香气弥漫整个房间;红炉煮罢,茶味醇厚盈满杯中。
不要说这里没有美妙的事情,清风明月自然就是我的伴侣。
释义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茶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首联点明自己热爱自然、寄情于茶的生活态度;颔联通过对比,贬低江浙一带的普通茶叶,暗示自己追求的是更高品质的茶;颈联描绘了煎茶煮茶的情景,展现了茶香的浓郁和茶味的醇厚;尾联则以清风明月为伴,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理想。
赏析
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作者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茶的热爱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诗中“每嗤江浙凡茗草,丛生狼藉惟藏蛇”一句,既是对普通茶叶的贬低,也是对高品质茶叶的向往和追求,作者以清风明月为伴,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由于本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基于陆羽生平和时代背景的合理想象)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陆羽作为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对茶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一生致力于推广茶文化,倡导饮茶之道,本诗可能是在他游历四方、品尝各地茶叶后,对江浙一带普通茶叶品质的不满和对高品质茶叶的追求所引发的感慨之作,也反映了陆羽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理想和人生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