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坡地峻谁能到,莫惜宫壶酒屡倾。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銮坡地峻谁能到,莫惜宫壶酒屡倾。

日映仙云飘御座,风吹御柳拂宸庭。

楼台掩映斜阳里,歌舞升平岁月中。

天子垂衣明至治,群臣稽首颂升平。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早年曾寓居巴蜀,后入仕为官,历任昭应县尉、太府寺丞等职,晚年退居成都,王建一生创作颇丰,尤擅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朴实自然。

译文

銮坡地势高峻谁能轻易到达,莫要吝惜那宫中的美酒频频倾倒,日光映照着仙云缭绕的御座,微风吹拂着宫中的柳树轻扫着帝王的庭院,楼台在斜阳中若隐若现,歌舞在升平的岁月中持续不断,天子垂衣而治彰显着至高的治理,群臣恭敬地叩拜颂扬着太平盛世。

释义

首句“銮坡地峻谁能到”描绘了皇宫内一处地势险峻之地,暗示着皇权的威严与不可侵犯;次句“莫惜宫壶酒屡倾”则通过宫中频繁倾倒美酒的场景,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享乐,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宫中景象,既有自然美景的映衬,也有歌舞升平的盛世气象,最终归结为天子垂衣而治、群臣颂扬太平的和谐画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荣,诗人以銮坡地峻为引子,巧妙地引出宫廷生活的主题,并通过宫壶酒倾、仙云御座、御柳宸庭等意象的刻画,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诗人也通过歌舞升平、天子垂衣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建仕途较为稳定、生活相对安逸的时期,作为一位出身寒微却最终步入仕途的诗人,王建对宫廷生活有着独特的观察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宫廷奢华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也寄托了对太平盛世的渴望和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繁荣稳定、文化昌盛的时代背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