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重归旧地
唐·韦庄
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
乱后故人应半在,门前杨柳几经霜。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昔日我驾着红色的车轮(指高官显贵的车驾)经过此地,心中惭愧没有给这里留下什么仁爱之政;如今白发苍苍的我再次来到这里,感觉这里就像我的故乡一样亲切,战乱之后,想必老朋友应该还在半数以上;门前的杨柳树,已经历了多少次秋霜的侵袭。
释义
“朱轮昔愧无遗爱”中的“朱轮”指古代王侯贵族所乘的车子,因用朱红漆轮,故称,这里代指作者曾任的高官职位。“遗爱”指留下的仁爱之政或美好德行,作者以此表达对自己过去未能充分造福一方的自责。“白首重来似故乡”则表达了作者历经岁月变迁,再次回到旧地时的深切感慨,仿佛这里已成为他心灵的归宿。
赏析
这首诗以“重归旧地”为题,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境,首句“朱轮昔愧无遗爱”既体现了作者对自己过去未能充分施展才华、造福百姓的自责,也隐含了对官场生涯的某种反思,次句“白首重来似故乡”则流露出作者对旧地的深厚感情,以及历经沧桑后对人生归宿的深刻体悟,后两句“乱后故人应半在,门前杨柳几经霜”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从内容来看,很可能是韦庄在晚年时期重访旧地时所作,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与五代十国的纷争,仕途坎坷,生活颠沛流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重访旧地,自然会勾起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既表达了对过去未能充分施展才华的遗憾,也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人生归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