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乞山州
唐·韦应物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因此益知为郡趣,
乞州仍拟乞山州。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为官的情思与羁旅的愁绪交织在一起,令我感到凄凉,春天已过半,但这里的景象却如同秋天一般,让人心情更加迷茫,山城刚下过一场雨,百花都已凋零,榕树的叶子落满了庭院,黄莺在枝头胡乱啼叫,因此我更加明白了做郡守的乐趣所在,如果要乞求调任的话,我还是打算乞求到山州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城雨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宦途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首联写宦情羁思的凄迷,颔联具体描绘山城雨后的萧瑟景象,颈联以“二字承上启下,点明诗人对郡守生活的认识,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乞求调任山州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生动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山城雨后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宦途失意、羁旅愁思的心境相呼应,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颈联的“因此益知为郡趣”一句,既是对前面景物描写的总结,也是诗人对郡守生活的深刻认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进一步强化了全诗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担任某郡守期间所作,当时他身处官场,却对自然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山城雨后的凄凉景象触动了他的内心,使他更加怀念山水田园的宁静生活,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宦途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