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偶得
唐·刘禹锡
常忧任重才难了,偶得身闲乐暂偷。
风定池莲自在香,雨收云散波悠游。
心无俗念神自静,身有闲情趣自悠。
莫道浮生多苦短,且将诗酒度春秋。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常常忧虑责任重大而自己的才能难以胜任,偶尔得到空闲时光,便偷偷享受这份乐趣,风儿停歇,池塘中的莲花自在地散发着香气,雨停云散,水面波光粼粼,悠然自得,心中没有俗世的杂念,精神自然宁静,身体有了闲暇,情趣也随之悠然自得,不要说人生短暂且多苦难,姑且用诗歌和美酒来度过这春秋岁月吧。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忙碌与责任中寻求片刻宁静与自我放松的心情,首句“常忧任重才难了”反映了诗人对职责的沉重感和对自身能力的担忧;次句“偶得身闲乐暂偷”则展现了诗人难得空闲时的愉悦与放松,后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责任重大的感慨,以及在忙碌中寻求片刻宁静的渴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风定池莲自在香,雨收云散波悠游”,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怀,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即面对生活的艰辛与短暂,应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用诗歌和美酒来慰藉心灵,享受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仕途不顺、心情低落之时,面对朝廷的复杂局势和个人的艰难处境,诗人深感责任重大而自身能力有限,内心充满忧虑,在偶尔的空闲时光里,诗人通过欣赏自然美景、品味生活情趣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放松,这首诗正是诗人这种心情的真实写照,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忧虑,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