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田园居
唐·韦应物
颍田二顷春芜没,安得柴车自驾还。
雨霁风光好,云开日色鲜。
山中有桂树,岁晚更芳妍。
惆怅东篱菊,空开还自妍。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颍水边的两顷田地已被春天的杂草淹没,我怎能驾着柴车自行归去呢?雨过天晴后,风光格外美好,云彩散去,日光显得格外鲜明,山中有桂树,到了岁末更加芬芳美丽,我惆怅地看着东篱下的菊花,它们独自开放,独自美丽,却无人欣赏。
释义
首句“颍田二顷春芜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田园荒芜,难以回归,次句“安得柴车自驾还”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由归隐生活的渴望,后四句描绘了雨后山村的清新景象和桂树、菊花的自然之美,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赏析
这首诗以田园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疏离感,首联以“颍田二顷春芜没”起兴,既点明了田园的荒芜,又暗示了诗人归隐的困难,颔联“雨霁风光好,云开日色鲜”则通过描写雨后的自然风光,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丽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做了铺垫,颈联“山中有桂树,岁晚更芳妍”以桂树为喻,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尾联“惆怅东篱菊,空开还自妍”则以菊花的孤独自赏,暗喻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际,曾一度辞官闲居,寄情山水,这首诗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