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高楼夜思
唐·卢照邻
梦回夜帐闻羌笛,
诗就高楼对陇云。
月色照人人不寐,
秋风吹叶叶纷纷。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照邻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其作品辞藻富赡,内容广阔,意境新奇,风格豪放,在“初唐四杰”中,文学成就最高,有“富才华,善为文”的美誉,但因仕途坎坷,晚年身患重病,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投颍水自杀,享年四十岁。
译文
从梦中醒来,夜帐中传来羌笛的声声哀怨;
在高楼之上完成诗作,正对着陇山的云雾。
明亮的月色照耀着人,让人难以入眠;
秋风吹过,树叶纷纷飘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高楼之上,因思乡或怀人之情难以入眠,梦中醒来后听到羌笛声,更添愁绪,于是即兴赋诗,对着远方的陇山云雾抒发情怀,月色与秋风,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赏析
此诗以“梦回夜帐闻羌笛”开篇,羌笛声作为边塞之音,常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此处既点明了时间(夜晚),又暗示了诗人的心境(思乡或怀人)。“诗就高楼对陇云”,高楼之上,诗人面对陇山的云雾,完成了诗作,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感,后两句“月色照人人不寐,秋风吹叶叶纷纷”,通过月色与秋风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难以入眠的愁绪,以及自然界的萧瑟景象,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丰富。
创作背景
卢照邻一生仕途不顺,多次遭遇贬谪,晚年更是疾病缠身,生活困苦,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仕途失意或身处异乡之时,面对孤独与困境,诗人通过描绘夜晚高楼之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苦与思乡之情,羌笛声、高楼、陇云、月色、秋风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远方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