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边词
唐·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
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
万马不嘶听号令,
诸蕃无事著耕耘。
(注:“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著耕耘”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张敬忠的《边词》原诗,可能是对原诗意境的引申或后人添加,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这两句融入并重构了《边词》的意境,以下解析基于这一重构后的版本。)
作者简介
张敬忠,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活跃于唐代中期,以边塞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边疆风光与军民生活,情感真挚,风格豪放。
译文
五原的春天总是来得很晚,到了二月,垂柳还未抽出新丝,而今河边冰雪初融之时,万千战马不再嘶鸣,只听从号令整齐列队;各族边疆部落也安然无事,正忙着春耕播种。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边疆春天迟来、冰雪消融的景象,展现了边塞地区特有的自然风光,后两句“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著耕耘”则进一步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和平景象,战马不再因战争而嘶鸣,各族人民在和平的环境中安心从事农业生产,体现了诗人对边疆安宁、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
赏析
1、意境深远:诗人以边疆春色迟来为切入点,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边疆局势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2、情感真挚:通过对战马与农耕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边疆和平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情感真挚而动人。
3、语言凝练: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展现了边疆的自然风光,又传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宁的深切期望。
创作背景
虽然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考虑到张敬忠以边塞诗著称,此诗很可能创作于他游历或驻守边疆期间,当时边疆地区相对安定,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边疆和平生活的珍视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中期边疆政策相对稳定、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