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宋·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一回忆著一拈看,便似花前重见面。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传世。
译文
在酒宴前遇到了一位歌女,她手持玉箫吹奏小曲,银灯之下显得格外娇媚动人,歌声中我沉醉其中,谁又能对此产生怨恨呢?唱罢归来,酒意仍未完全消散。
春天静悄悄地来临,夜晚漫长无边,碧蓝的天空与遥远的楚宫相映成趣,每当回忆起她,便忍不住拿起她曾用过的物件细细端详,仿佛又回到了与她在花前相见的那一刻。
释义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与一位歌女的邂逅与别后相思之情,上片通过描绘酒宴、玉箫、歌声等场景,展现了歌女的美丽与才艺,以及词人的沉醉与不舍,下片则通过春夜、碧云、楚宫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歌女的深切思念与无尽遐想。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与歌女的情感纠葛,情感真挚而深沉,上片“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两句,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歌女的形象与才艺,为下文的情感铺垫打下了基础,下片“一回忆著一拈看,便似花前重见面”两句,则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词人对歌女的深切思念与无尽遐想,情感真挚而动人。
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意象与象征手法,如“碧云天共楚宫遥”一句,既描绘了春夜的美丽景象,又暗示了词人与歌女之间的遥远距离与难以逾越的鸿沟,增添了词作的意境与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作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一次酒宴上遇到了一位美丽动人的歌女,并与之产生了深厚的情感纠葛,由于身份、地位或其他原因,两人最终未能走到一起,词人在别后思念不已,便写下了这首词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绪,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词人的才情与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与无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