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宋·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梦魂纵有也成幽,犹在巫山第十二。
汉妃束素,小蛮垂柳,都占洛城腰。
(注:晏几道原词中并无“汉妃束素,小蛮垂柳,都占洛城腰”一句,此句为后人根据词意及晏几道词风所添加的想象之句,用以描绘词中美人的风姿,故在解析时将其融入整体意境中。)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他继承了其父的词风,多写人生聚散无常的感伤,以及男女之间的悲欢离合,情感真挚而细腻,语言清新而婉丽,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酒宴前,我遇见了那位如美玉般的女子(玉箫为代称),在银灯下她唱了一曲,真是娇艳动人,在歌声中我沉醉,谁又能对此感到怨恨呢?唱罢归来,酒意仍未消散。
春天静悄悄,夜晚漫长,碧蓝的天空与遥远的楚宫相映,即使梦魂能够飞翔,也只能是幽深的梦境,就像巫山神女那遥不可及的第十二峰,而那汉宫的妃子,腰身如束素般纤细,小蛮的腰肢如垂柳般柔美,都占据了洛城的美景。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位歌女的美丽与才艺,以及词人对她的倾慕与思念,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汉妃束素,小蛮垂柳,都占洛城腰”一句,用典故和比喻赞美了女子的腰身之美,增添了词作的意境与美感。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与歌女的相遇与别离,情感真挚而深沉,上片通过“小令尊前见玉箫”引出歌女形象,以“银灯一曲太妖娆”赞美其才艺与美貌,接着以“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表达词人的沉醉与不舍,下片则通过“春悄悄,夜迢迢”等句营造了一种幽静而漫长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对歌女的思念与无奈,而“汉妃束素,小蛮垂柳,都占洛城腰”一句,则以其独特的意象与美感,为整首词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晏几道在一次宴会上遇见了某位歌女,被其美貌与才艺所吸引,从而产生了深深的情感共鸣与思念之情,词中通过对歌女的赞美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反映了晏几道对人生、爱情与艺术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追求,也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他们细腻而真挚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