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惜春
宋·赵长卿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芳心只愿长依旧,春风更放明年艳。
作者及朝代
赵长卿,生卒年不详,字景渊,号仙源居士,宋宗室,居南丰(今属江西),有《惜香乐府》九卷,惜已佚,今存词339首(见《疆村丛书》本《惜香乐府》),赵长卿词风清劲明快,直抒胸臆,不事雕琢,是北宋词坛一位重要的词人。
作者简介
赵长卿虽出身宗室,但生平事迹已难以详考,他的词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是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向往,其词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是宋代词坛中一位不可忽视的作家。
译文
绿叶茂密红花凋零,我离开了繁华的京城,傍晚时分,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古今的离愁别绪涌上心头,路上的行人啊,请不要去听那宫前的流水声,因为它流走的正是我们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
美好的时光总是不为少年停留,心中的怨恨何时能休?只愿我的芳心能够永远如初,期待着春风再次吹来,让花朵在明年更加艳丽。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变化,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感慨,上片写绿暗红稀、暮云楼阁,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下片则直接抒发内心的怨恨与愿望,希望自己的情感能够永远不变,期待着未来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上片“绿暗红稀”四字,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由盛转衰的景象,为下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下片则直接点出“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无奈,并通过“芳心只愿长依旧,春风更放明年艳”的愿望,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期待,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某个春天离开繁华的京城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词中通过对春天景色变化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宋代文人中普遍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