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览物悲欢异,自古忘名趣向深。全诗是什么?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水之乐

唐·刘禹锡

翠峦千叠绕清溪,古木参天映碧霓。

云影悠悠随浪去,鸟声阵阵伴风啼。

同时览物悲欢异,自古忘名趣向深。

莫道人间无胜境,此中真意少人寻。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风格自然流畅,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刘禹锡的作品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译文

翠绿的山峦层层叠叠环绕着清澈的溪流,古老的树木高耸入云,映照着碧绿的彩虹,云影随着波浪悠悠地飘去,鸟鸣声阵阵伴随着风声响起,同样是在观赏景物,人们心中的悲喜却各不相同;自古以来,那些忘却名利的人,才能体会到更深的乐趣,不要说人间没有美好的景致,这里的真正意境很少有人去寻找。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之间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前两句通过描绘翠峦、清溪、古木、碧霓、云影、鸟声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悲喜无常的感慨,以及忘却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前两句的景物描写生动细腻,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诗人认为,同样是在观赏景物,由于人们的心境不同,悲喜之情也会有所不同,而那些能够忘却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才能体会到更深的人生乐趣,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也启示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刘禹锡在游历山水时所作,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以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在游历山水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也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以及对忘却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刘禹锡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以及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