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云
唐·杜荀鹤
行看万里云西去,倚马春风不忍鞭。
山色满前供远目,水光无际送归船。
人生万事须行乐,莫把青春枉少年。
此去天涯何处是,归心日夜忆江川。
(注:“行看万里云西去,倚马春风不忍鞭”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杜荀鹤的已知作品,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这两句的风格和意境,创作了一首假托为杜荀鹤所作的诗,以下解析将基于这首虚构的诗进行。)
作者简介
杜荀鹤,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以诗为业,诗风质朴自然,多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杜荀鹤的作品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行走间看着万里云朵向西飘去,倚靠在马背上,感受着温柔的春风,不忍心挥鞭催促马儿前行,眼前的山峦层层叠叠,供我远眺;无边的水光波光粼粼,伴随着我归去的船帆,人生在世,万事万物都应及时行乐,不要把青春年华白白浪费在无为的叹息中,此次离去,天涯海角何处是归途?我的心日夜思念着那遥远的江川故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行旅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首联以“行看万里云西去”开篇,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豁达的心境;次联“倚马春风不忍鞭”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颈联“人生万事须行乐”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鼓励人们珍惜当下,及时行乐;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人生思考,首联和次联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云西去”和“春风不忍鞭”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颈联则直接点明了人生的主题,鼓励人们要珍惜青春,及时行乐,不要留下遗憾,尾联则以深情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假托为杜荀鹤所作,实际上是根据“行看万里云西去,倚马春风不忍鞭”这两句的意境和风格创作的,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杜荀鹤作为一位以诗为业的文人,经历了许多人生的坎坷和波折,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晚唐诗坛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