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梦旧人
唐·元稹
心折向谁论宿昔,魂来空复梦平生。
思君此夜应无寐,月照前山似故情。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元稹聪明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译文
心中那份深情向谁诉说往昔,魂魄归来只能在梦中追寻平生的记忆,料想你在今夜也一定难以入眠,月光照耀着前山仿佛映照出我们过去的情谊。
释义
“心折向谁论宿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深情,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魂来空复梦平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只能在梦中与过去重逢的无奈与哀愁,后两句通过设想对方同样难以入眠,以及月光映照前山仿佛旧情重现,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思念与怀念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深情而哀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旧人的无尽思念,首句“心折向谁论宿昔”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他有着满腔的深情与回忆,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次句“魂来空复梦平生”则通过梦境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执着与不舍,后两句则通过设想对方同样难以入眠,以及月光映照前山仿佛旧情重现的意象,将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元稹在失去某位亲密的友人或恋人后所写,在元稹的生平中,他经历了多次的离别与失去,这些经历无疑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诗正是他在某个夜晚,独自面对月光,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怀念,于是写下了这首深情而哀婉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元稹对过去时光的深深眷恋和对旧人的无尽思念,也可以体会到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敏感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