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岁晚事田园,鲁叟遗书废讨论。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66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杂感十首以野旷人踪稀为韵》,具体到您提供的关键词“先生岁晚事田园,鲁叟遗书废讨论”,是这首诗的其中两句,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原文

杂感十首以野旷人踪稀为韵

陆游(南宋)

先生岁晚事田园,鲁叟遗书废讨论。

老学衡门秋草外,心交世路乱离间。

身如病鹤长离伴,家似孤云久住山。

欲问吾庐何处是,青林黄竹白云关。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先生到了晚年致力于田园生活,鲁国孔子的遗书也搁置不再讨论,在简陋的门前秋草丛生之处,我专心学习;在世事纷乱、道路坎坷之间,我与志同道合的人心灵相交,我的身体像病鹤一样长久地离开了同伴,我的家就像孤云一样长久地住在山中,想要问我的房屋在哪里,就在那青林黄竹、白云缭绕的关隘之处。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晚年归隐田园、远离尘嚣的心境,他不再热衷于讨论儒家经典,而是专注于田园生活,与志同道合的人心灵相交,他的身体虽然像病鹤一样孤独,但他的家却像孤云一样自在,最后两句描绘了他隐居之地的清幽与宁静。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归隐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中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以“病鹤”、“孤云”自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孤独而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儒家经典的淡泊态度,表现出他晚年思想的转变和心境的升华。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晚年因主张北伐而屡遭排挤和打压,在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背景下,他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了宁静而自在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