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朝代:宋代
作者:赵师秀
野林细错黄金日,溪岸宽围碧玉天。
云影半开龙出没,松声忽断鹤飞翩。
幽居不用名相访,胜境何妨客自便。
莫向人间争宠辱,浮生难得是清闲。
作者简介
赵师秀(约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鬼才”,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成就最高的,文学史上将他与徐照、徐玑、翁卷合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有《赵师秀集》二卷、《天乐堂集》一卷,已佚,仅有《清苑斋集》传世。
译文
野外的树林在斑驳的阳光中闪烁,仿佛点缀着黄金,溪岸宽广,被碧绿的天空环绕,云影半开,仿佛有龙在其中出没,松声突然断绝,只见白鹤翩翩飞翔,在这幽静的地方居住,不需要名声来招引访客,这美妙的景致也不妨碍客人自行前来欣赏,不要向人间争宠夺利,在这浮世中,难得的是一份清闲自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首联“野林细错黄金日,溪岸宽围碧玉天”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树林和碧绿的天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颔联“云影半开龙出没,松声忽断鹤飞翩”则通过云影、龙、松声、鹤等元素,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神秘与清幽,颈联“幽居不用名相访,胜境何妨客自便”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尾联“莫向人间争宠辱,浮生难得是清闲”则点明了诗人追求清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闲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赵师秀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促使他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