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唐·杜荀鹤
归计何时就一廛,寒城回首意茫然。
前村半夜闻吼虎,几处高楼哭镜烟。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入淮南节度使幕府,晚年隐居九华山,杜荀鹤的诗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风格质朴自然,语言清新流畅,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他的部分作品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归乡的打算何时才能实现,拥有一小块田地安居呢?回望这寒冷的城池,心中一片茫然,前村的半夜里传来老虎的吼声,几处高楼中传来妇女因战乱而痛哭的声音,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拿着锄头犁耙去耕种,庄稼在田地里也长得杂乱无章,更何况秦地的士兵善于苦战,被驱使作战时,他们与狗和鸡无异。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乡无望、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深深忧虑和无奈,首联“归计何时就一廛,寒城回首意茫然”直接点出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现实的迷茫;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战乱中的景象,如半夜虎吼、高楼哭声、妇女耕田、士兵苦战等,生动地展现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士兵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晚唐时期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战乱带来的痛苦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表达了对归乡无望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民生凋敝,杜荀鹤作为一位出身寒微的诗人,对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归乡无望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