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的解释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江南旧游

朝代:清代

作者:王士祯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渔舟唱晚归帆远,雁字回时客思长。

作者简介

王士祯(1634年—1711年),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史学家,他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仕途顺利,曾任扬州府推官等职,后官至刑部尚书,王士祯是神韵诗派的领袖,主张诗歌应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强调作品的含蓄蕴藉,他的诗作清新淡雅,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回想起过去游历过的地方,那里烟云缭绕,水面广阔无边,傍晚时分,渔舟唱着歌儿缓缓归来,远处的帆影渐渐模糊;大雁南飞,排列成字,勾起了我无尽的思乡之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江南旧游的深切怀念,首句“想见旧时游历处”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游历之地的思念之情,次句“烟云渺渺水茫茫”以烟云缭绕、水面广阔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对那段时光的遥远记忆和难以触及的感慨,后两句“渔舟唱晚归帆远,雁字回时客思长”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渔舟唱晚、归帆远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雁字回时,则触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同时寄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怀念,诗人通过“烟云渺渺水茫茫”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还寓含了诗人对那段时光的遥远记忆和难以触及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渔舟唱晚、归帆远去、雁字回时的具体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渔舟、归帆、大雁等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思乡之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士祯在回忆自己过去游历江南时的情景时所作,江南水乡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历,王士祯在游历江南时,被那里的美景所深深吸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当他再次回想起那段时光时,便写下了这首充满怀念之情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怀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