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巫山一段云
唐·李晔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动九城。
鬓边斜插碧玉龙,半醉娇容美可黥。
幽梦忽惊初破晓,窗前犹自舞腰轻。
朝朝暮暮空云雨,不尽襄王万古愁。
作者简介
李晔,即唐昭宗(867年-904年),原名李杰,后改名李敏,再改名李晔,唐朝第十九位皇帝(888年-904年在位),他是唐懿宗李忱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李晔在位时,唐朝已处于末期,国势衰微,各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尽管他试图重振朝纲,但终因局势动荡未能如愿,李晔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具有一定的文学造诣,有诗作传世。
译文
曾在桃源深处的洞中设宴,一曲清歌响彻九城。
鬓边斜插着碧绿的玉龙簪,半醉时的娇容美丽得让人心动。
幽梦忽然被初晓的晨光惊醒,窗前还依稀可见那轻盈的舞腰。
朝朝暮暮只有空洞的云雨之欢,却难以消解襄王那万古的愁绪。
释义
此诗以巫山神女的典故为背景,描绘了襄王(即楚襄王)与巫山神女之间虚幻而缠绵的爱情故事,诗中“曾宴桃源深洞”等句,暗指襄王与神女在仙境般的巫山相会,而“一曲清歌动九城”则表现了神女歌声的美妙与影响力,这种美好的爱情终究只是梦境,随着“幽梦忽惊初破晓”,一切化为泡影,只留下襄王无尽的愁绪。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襄王与巫山神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浪漫与哀愁,诗中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展现了襄王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以及最终无法实现的无奈与悲哀,诗中的“朝朝暮暮空云雨”等句,也暗示了襄王对爱情的执着与痴迷,以及这种执着所带来的痛苦与折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昭宗李晔的个人经历及时代背景有关,作为唐朝末期的皇帝,李晔面临着国家动荡、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多重困境,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悲哀,在这种背景下,他通过创作此诗来寄托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悲哀,诗中的巫山神女与襄王的故事,也可能寓意着李晔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在现实面前的破灭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