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归家
唐·韦庄
离家当日尚炎风,叱驭归时九月穷。
闰月今朝应有酒,黄花昨夜已开丛。
归心似箭江干宿,望眼如穿海畔鸿。
莫恨到家迟与速,前山烟暝一猿啼。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离家那天还是炎热的夏风,归来时已是九月末的深秋。
今朝恰逢闰月,应当有酒庆祝,昨夜家中的黄花已经盛开。
归心似箭,我在江边匆匆过夜,望眼欲穿,期盼着像海畔的大雁一样早日归家。
不要怨恨到家是早是晚,前山的暮色中传来了一声猿啼。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家与归家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从炎风到黄花)来反映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归心似箭的心情。
赏析
首联“离家当日尚炎风,叱驭归时九月穷”以时间的对比开篇,既点明了离家与归家的时间跨度,又通过“炎风”与“九月穷”的自然景象变化,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颔联“闰月今朝应有酒,黄花昨夜已开丛”进一步通过节日与花卉的意象,增添了归家的喜悦与期待,颈联“归心似箭江干宿,望眼如穿海畔鸿”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尾联“莫恨到家迟与速,前山烟暝一猿啼”以景结情,用猿啼声来烘托诗人归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归家时间的淡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韦庄在晚唐至五代时期,因战乱或官职调动等原因离家多日后,终于得以归家时所作,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异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尤为强烈,归家途中,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深情厚意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