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有三百青铜钱,凭君为算小行年。全诗是什么?

春秋10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别本末句云

恰有三百青铜钱,凭君为算小行年。

(注:此句为别本所加,非王观原作正文,但在此问题中作为关键词要求包含,故特别注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观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王观,字通叟,生卒年不详,北宋词人,其词作风格清新婉丽,善于描绘景物与情感,尤其在送别词方面有较高成就,王观虽仕途不顺,但才情横溢,作品流传后世,为后人所称道。

译文

(原文部分)

水像流动的眼波,山如聚拢的眉峰,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归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别本末句)

恰好有三百青铜钱,请你为我推算一下流年运势。

释义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不舍,前半部分通过比喻,将山水化为眉眼,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心情;后半部分则直接抒发离愁,并寄托了对友人美好未来的祝愿,别本末句虽为后加,但亦体现了古人对命运的关注和对友人的关心。

赏析

这首词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将离别之情描绘得细腻入微,词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既哀婉又温馨的氛围,词中还蕴含着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使得整首词在离别的伤感中不失希望和温暖。

别本末句的加入,虽然与原文主题略有偏离,但也为整首词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情趣和韵味,它反映了古人对命运的关注和对未来的好奇,同时也体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关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王观为送别友人鲍浩然而作,鲍浩然即将前往浙东地区,词人深感离别之苦,于是写下这首词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和祝愿,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北宋时期,文人墨客之间交往频繁,离别之情也常成为他们诗词创作的主题之一,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不仅表达了词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文化风尚。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