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惭君许我论边锁,俎豆平生却少知”,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和仲弟十绝》,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和仲弟十绝》
宋·刘克庄
惭君许我论边锁,俎豆平生却少知。
但得吾家诗律在,儿孙他日可传之。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和词人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的一面,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惭愧啊,你允许我和你谈论边疆的军事防务,但我在礼仪文化方面却知之甚少,只要我们家的诗律能够传承下去,儿孙们将来就可以凭借它扬名立万。
释义
“惭君许我论边锁”:诗人感到惭愧,因为朋友允许他参与讨论边疆的军事问题,但他可能在这方面并不擅长或了解不多。
“俎豆平生却少知”:俎豆是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这里代指礼仪文化,诗人表示自己在礼仪文化方面了解得很少。
“但得吾家诗律在”:只要能够保持和传承自家的诗律传统。
“儿孙他日可传之”:儿孙们将来就可以凭借这些诗律在文坛上立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宽容和信任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自己在礼仪文化方面不足的惭愧,诗人以诗律为自豪,认为只要能够保持和传承自家的诗律传统,儿孙们将来就可以在文坛上有所作为,这种对家族文化的自信和传承意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与其弟弟刘克逊(字仲弟)之间的唱和之作,在南宋时期,边疆问题一直是国家的重要议题,诗人可能在与弟弟的交谈中涉及到了这个话题,诗人意识到自己在军事和礼仪文化方面并不擅长,因此产生了惭愧之情,但他仍然对自家的诗律传统充满自信,认为只要能够传承下去,儿孙们就可以在文坛上有所建树,这种对家族文化的传承意识,反映了诗人对家族荣誉和文化的重视。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和对自身不足的惭愧,还体现了诗人对家族文化的自信和传承意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克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