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望湖楼
唐·白居易
楼上人肠渴欲枯,楼前终日望平湖。
白云生处山初远,红日坠时水半芜。
心逐海鸥闲翥翥,身随云影去悠悠。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前山独径秋。
(注:虽然“楼上人肠渴欲枯,楼前终日望平湖”这两句诗在白居易的现存作品中并未直接作为完整一首诗出现,但根据这两句的风格和意境,我创作了一首符合白居易风格的诗来解析,以便全面展示您要求的各个方面。)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心系百姓,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楼上的人因思念而内心干渴得几乎要枯萎,整天站在楼前眺望着远方的平湖,白云升起的地方,山峦渐渐远去,红日西坠时,湖面泛起半片荒芜的暮色,我的心随着海鸥悠闲地飞翔,身体也随云影悠然飘去,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在月满前山的秋夜,独自漫步在小径上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楼上人终日眺望平湖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楼上人的“肠渴欲枯”象征着对远方亲人或理想生活的深切思念和渴望,而“楼前终日望平湖”则是对这种渴望的具体表现,后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逃避。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前两句直接点题,突出了楼上人的渴望与无奈;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心系百姓,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洞察和反思,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期间,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内心的渴望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这在他晚年的诗作中也有所体现。
这首诗虽然是虚构的,但通过对白居易生平、创作风格以及诗歌本身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