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唐·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附: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他日卜居何处好,溪山还欲与君同。
(注:最后一句“他日卜居何处好,溪山还欲与君同”并非直接出自王维的某篇完整诗作,而是后人根据王维诗意及生平喜好,提炼融合其山水田园诗意境而拟的句子,用以表达王维式的归隐情怀与友情之深。)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安史之乱中被俘,授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后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以“酬张少府”部分为基础进行翻译)
晚年只喜欢安静的环境,对尘世间的事情都不再关心,自己明白没有高明的谋略,只求归隐山林,松林中风声疏疏,吹落衣带上的尘土;山间的明月升起,映照着正在弹琴的自己,你问起我穷困通达的道理,我只听渔歌向深处浦口飘去,将来选择居住的地方哪里最好呢?我还是希望在那溪水山林中与你共度时光。
释义
此句“他日卜居何处好,溪山还欲与君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希望未来能与友人一同隐居在风景秀丽的溪山之间,享受自然之美,远离尘世纷扰。
赏析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此句虽非直接出自某一完整诗篇,但完美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精髓,通过描绘未来与友人共隐溪山的愿景,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创作背景
虽然“他日卜居何处好,溪山还欲与君同”并非王维原句,但结合王维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推测这样的意境源于他晚年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王维晚年仕途不顺,加之个人信仰的影响,使他更加倾向于归隐山林,享受自然之美,他与众多文人墨客交往密切,友情深厚,这种情感也自然融入了他的诗歌创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