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归山去当檐静,风过溪来满坐凉。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云归山去当檐静,风过溪来满坐凉。

松叶有声疑雨至,竹窗无影似云藏。

幽人自爱山中宿,况近前峰有月光。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信奉道教,后皈依佛门,成为一代诗僧,皎然的诗歌创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作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云彩归去,山峰仿佛也随之隐去,屋檐下显得格外宁静;微风吹过溪流,带来阵阵凉意,坐在这里感觉十分清爽,松叶在风中沙沙作响,让人疑心是雨水将至;竹窗上映不出影子,仿佛云彩都躲藏了起来,我这个隐居的人自然喜爱在山林中住宿,更何况前峰还有皎洁的月光相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惬意,首联通过“云归山去”和“风过溪来”两个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颔联以松叶声和竹窗影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静谧,颈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尾联以月光作为点缀,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高远和优美。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和画意,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期间,面对眼前的自然美景,心生感慨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以及他追求内心平静和超脱的人生境界,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