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杜荀鹤
岩壁耸危丛,长树老阴欺夏日。
涧泉含宿雨,晚花幽艳敌春阳。
野客闲来坐,樵夫兴后忙。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芳。
作者简介
杜荀鹤,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隐居九华山,过着清贫的生活,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也有表达个人隐逸情怀的作品,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岩壁高耸,丛生的树木形成浓密的树荫,夏日的炎热都被这老树的阴凉所欺压,山涧的泉水带着昨夜未干的雨水,傍晚时分绽放的花朵,其幽雅的艳丽足以与春天的阳光相媲美,山野间的客人悠闲地坐着,樵夫在劳作之后也享受着这份宁静,这里有着真正的意趣,何必去询问尘世的繁华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场景,通过岩壁、长树、涧泉、晚花等自然景物,展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美丽,诗人以“老阴欺夏日”形容树荫的浓密,以“幽艳敌春阳”赞美晚花的艳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通过“野客闲来坐”和“樵夫兴后忙”的描写,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尘世繁华的淡泊,诗中“长树老阴欺夏日,晚花幽艳敌春阳”两句尤为精彩,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美丽,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尘世繁华的淡泊与超脱。
创作背景
杜荀鹤在多次应考不第后,选择了隐居九华山,在隐居期间,他深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对尘世繁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繁华的淡泊,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荀鹤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