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千山访我几摧輈,清坐来看十日留。
林鸟数声清梦断,溪云一片晚来收。
松风满耳无拘束,花气袭人得自由。
莫向人间争宠辱,此中真意只沙鸥。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和表达佛教禅宗思想,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佛教教义的独到理解,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千山万水间,友人多次驱车来访,我清静地坐着,与他共度了十日的时光,林中鸟儿的几声啼叫,惊断了我的清梦;傍晚时分,溪边的云彩渐渐散去,耳边满是松涛的声音,让我感到无比自在;花香袭人,让我心旷神怡,不要向人间争名夺利,这里的真正意境,只有那自在的沙鸥才能懂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林中共度清静的时光,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千山访我几摧輈”表达了友人克服重重困难来访的深情厚谊,“清坐来看十日留”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的宁静时光,后四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为背景,以情感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佛教禅宗思想的领悟,诗中“松风满耳无拘束,花气袭人得自由”两句尤为精彩,既描绘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宁静,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隐居山林期间,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绍嵩对自然和佛教禅宗思想有着深刻的感悟,在隐居山林的日子里,他或许经常与友人相聚,共赏自然美景,畅谈人生哲理,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佛教禅宗思想的深刻表达,通过描绘与友人共度的清静时光,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