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真吟
宋·邵雍
未能达本且归根,真照无知岂待言。
万象丛中无拘束,去来飘忽似云流。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邵雍一生不仕,隐居洛阳,著书立说,创立了“先天学”,成为北宋理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他的诗歌多反映其哲学思想和人生追求,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译文
尚未能达到生命的本源,暂且回归根本之道,真正的智慧无需多言,无知便是最高境界,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万物中,我无拘无束,来去自如,就像云朵在空中自由飘荡。
释义
“未能达本且归根”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源的追求和尚未达到这一境界的谦逊态度,同时暗示了回归根本之道的重要性。“真照无知岂待言”则强调了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而在于对无知的领悟和接纳,这种境界无需言语来表达。“万象丛中无拘束”描绘了诗人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万物中保持内心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状态,“去来飘忽似云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由状态的轻盈和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邵雍哲学思想的体现,他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本源和真正智慧的追求,诗中“未能达本且归根”和“真照无知岂待言”两句,既是对自己哲学思想的阐述,也是对读者的启示,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而在于对生命的领悟和对无知的接纳,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万物中,保持内心的自由和无拘无束,是达到这种境界的关键。
创作背景
邵雍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和思想活跃的时期,他一生不仕,隐居洛阳,致力于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对生命和智慧的深刻思考后所写,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本源和真正智慧的追求,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人生态度。
是对邵雍《归真吟》的解析,包括诗词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和创作背景等方面,希望这些解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