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僧院紫竹
唐·陈陶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画史虽非顾虎头,还能满壁写沧洲。
作者简介
陈陶,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岭南(一说鄱阳,一说剑浦)人,唐代诗人,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后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学仙,不知所终,工诗,多写旅途及隐居生活,风格古朴苍劲,著有《文录》等。
译文
在这岁末天寒、霜雪交加的时节,紫竹却独自含彩,青翠欲滴,虽然这位画僧并非像东晋大画家顾恺之(顾虎头为其别称)那样名震画史,但他却能在僧院的墙壁上,绘满一幅幅描绘着苍茫水乡的画卷。
释义
-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描述了紫竹在严冬中依然保持青翠的坚韧品质。
- “画史虽非顾虎头,还能满壁写沧洲”:通过对比,赞美画僧虽非名家,但技艺高超,能在壁上绘出令人向往的水乡景色。
赏析
这首诗以紫竹为引子,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画僧艺术才华的赞美,首句“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以紫竹的坚韧不拔,象征了画僧在艰难环境中的坚持与不屈,次句“画史虽非顾虎头,还能满壁写沧洲”则通过对比,突出了画僧虽无名家之誉,但技艺非凡,能够创作出令人赞叹的艺术作品,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紫竹的自然美,又彰显了画僧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陈陶的游历生活有关,陈陶一生游历四方,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游历过程中,他或许曾遇到过这样一位画僧,被其艺术才华所折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赞美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陈陶对艺术、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他在游历中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