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79个月前

诗词原文

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花已满枝,

阳羡茶芽初摘时。

久闻阳羡安家好,

自度渊明与世疏。

石生古窦水泠泠,

自汲新泉煮新茗。

蟹眼满壶声渐小,

龙须半盏色犹青。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希声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希声,字鸿渐,唐代文学家、书法家,生卒年不详,他博学多才,擅长诗文,尤其在书法方面有很高的造诣,陆希声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他曾隐居阳羡(今江苏宜兴),在此期间创作了不少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怀的诗篇。

译文

二月时节,山上的花朵已经开满了枝头,正是阳羡茶芽初摘的时候,我早已听说阳羡的安家茶品质上乘,而我自己则像陶渊明一样,与世俗保持距离,追求内心的宁静,山间石缝中流出的泉水清冷悦耳,我亲自打来新泉,用以烹煮新摘的茶叶,茶壶中水声渐小,如同蟹眼般细密,而杯中茶水色泽青翠,宛如龙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阳羡隐居期间,于二月时节采摘新茶、煮茶品茗的情景,诗中通过“久闻阳羡安家好”表达了对阳羡茶品质的赞誉,同时以“自度渊明与世疏”自比,表明自己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心境,后两句则具体描绘了煮茶的过程和茶水的色泽,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茶为媒介,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中“二月山花已满枝”一句,既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又暗示了采茶的时节,而“久闻阳羡安家好”一句,则直接点明了阳羡茶的品质,为后文的煮茶品茗做了铺垫,后两句通过煮茶的过程和茶水的色泽,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希声在阳羡隐居期间,深受当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氛围的熏陶,创作了不少描绘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在唐代,茶文化已经相当发达,阳羡茶更是以其独特的品质而闻名遐迩,陆希声在隐居期间,亲自采摘、煮茶品茗,对阳羡茶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采茶、煮茶的过程和茶水的色泽,表达了自己对阳羡茶的喜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他也以陶渊明自比,表明自己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心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