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畴昔心期俱丧勇,此来腰疾更悉虚。
空庭日暮鸟相语,冷砌秋深叶自疏。
壮志未酬身先老,故人零落梦难续。
寒灯独对愁肠结,欲问归期未有期。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但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年仅三十五岁便病逝于山西运城,黄景仁的诗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艺术上长于比兴,多用白描,风格苍凉隽永,为清代杰出诗人之一,与龚自珍齐名,时称“龚黄”。
译文
往昔的雄心壮志都已丧失,此次腰疾发作更觉身体虚弱不堪,空旷的庭院中日暮时分鸟儿在相互啼鸣,深秋时节冰冷的台阶上树叶自然稀疏,壮志未酬人却已先老去,老朋友一个个零落,梦中也难以再相聚,独自面对寒灯心中愁绪万千,想要问归期却不知何时是归期。
释义
首联“畴昔心期俱丧勇,此来腰疾更悉虚”直接点出诗人当前的境遇,往昔的豪情壮志已不复存在,腰疾的发作更让他感到身体虚弱无力,颔联“空庭日暮鸟相语,冷砌秋深叶自疏”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空庭和深秋时节的冷砌,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颈联“壮志未酬身先老,故人零落梦难续”表达了诗人对壮志未酬、身先老去的无奈,以及对故人零落、梦中难以相聚的哀愁,尾联“寒灯独对愁肠结,欲问归期未有期”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愁苦,面对寒灯独自愁思,归期却遥遥无期。
赏析
这首诗是黄景仁病中感怀之作,通过描绘自身境遇和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豪情壮志的追忆和对当前身体状况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归期的渴望,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黄景仁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病中深感人生无常、壮志难酬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身境遇和周围环境,表达了对往昔豪情壮志的追忆和对当前身体状况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归期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知识分子的普遍困境和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