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城南天尺五,荒林时见一柴荆。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城南杂题

宋·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漫道城南天尺五,荒林时见一柴荆。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译文

春风不肯进入东城门,我骑着马去寻找去年曾经去过的村庄,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来去都会有音信痕迹可寻,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场大梦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居住在江南的小城,饮三杯两盏淡酒,闲看白云出岫,野外的老人一脸沧桑,笑容却温暖如春,不要说城南距离天只有一尺五的距离,在那荒芜的树林中,时常还可以看到一两户人家门前扎着篱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里骑马寻访旧地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自然、人情的感慨,诗中“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两句尤为著名,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难料。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春日寻访旧地的所见所感,首联写春风未入东门,诗人骑马寻访旧地,营造出一种怀旧和寻觅的氛围,颔联以“人似秋鸿”和“事如春梦”两个比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难料,富有哲理意味,颈联写江城白酒的醇厚和野老的温暖笑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热爱,尾联则以“漫道城南天尺五,荒林时见一柴荆”作结,既呼应了首联的寻访主题,又以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收束全诗,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北宋时期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此时可能正处于一种闲适、淡泊的心境之中,对往事有着深深的怀念,对自然和人情有着真挚的热爱,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理性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