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得此时花更好,举家怜女不同盘。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女

唐·韦庄

忆得此时花更好,举家怜女不同盘。

重过金谷春光晓,三见杨花扑绣帘。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苦和民生疾苦,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韦庄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译文

回忆起那个时候,花儿开得格外鲜艳美好,全家人都宠爱着那个未能与我们共餐的小女儿,再次经过那金谷园时,春光依旧明媚,而我已三次见到柳絮飘飞,轻轻扑打在绣有花纹的窗帘上。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家庭团聚时光的怀念,特别是对小女儿的深深思念,首句“忆得此时花更好”点明时间背景,并借花的美好映衬出当时家庭的温馨与幸福;次句“举家怜女不同盘”则直接表达了全家人对小女儿的宠爱,以及她未能与大家共进餐的遗憾,后两句通过“重过金谷春光晓,三见杨花扑绣帘”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与诗人内心的孤寂,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追忆。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家庭生活的怀念,诗人以花为喻,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寄托了对家庭幸福的向往,通过“举家怜女不同盘”的描写,展现了家庭的和睦与对小女儿的深厚情感,后两句则通过时间的推移与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慨与追忆,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家庭团聚的温馨时光尤为珍惜,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春日里,独自漫步于金谷园时,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家庭团聚的美好时光,特别是对小女儿的深深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庭幸福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无限追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