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全诗是什么?

风云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过白下

明·袁宏道

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晴山暖日闲相送,直到江城意未休。

作者及朝代

作者:袁宏道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年—1610年),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摹拟古人,强调文学要抒发真情实感,袁宏道的诗文清新自然,不拘一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乘着兴致,我斜倚着身子半睡半醒地经过了白下(今南京),遇见的人都面带欢笑,似乎没有忧愁,晴朗的山峦和温暖的阳光悠闲地陪伴着我,一直送我到江城(指南京城),我的心情仍然意犹未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宏道在游历过程中,因兴致所至而悠然自得的心境,他半睡半醒地经过白下,遇见的人都显得无忧无虑,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人们的乐观态度,晴山和暖日作为自然景象,不仅为诗人提供了舒适的旅行环境,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段旅程的留恋与不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袁宏道在游历过程中的愉悦心情,首句“乘兴欹眠过白下”以“乘兴”二字点明诗人的心境,而“欹眠”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半睡半醒的悠闲状态,次句“逢人欢笑得无愁”通过描绘遇见的人们的笑容,进一步烘托出社会的和谐氛围,后两句“晴山暖日闲相送,直到江城意未休”则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这段旅程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袁宏道“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袁宏道游历江南期间,明代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多喜欢游历四方,以增长见识,抒发情感,袁宏道作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其文学主张强调个性与情感的真实表达,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自己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