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不归归便得,陆乘肩舆水乘舟。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遣兴

唐·杜甫

兴来今日尽君欢,此中寂寞我应安。

自是不归归便得,陆乘肩舆水乘舟。

作者及朝代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生活在公元712年至770年之间,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李杜”,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一生坎坷,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入朝为官,但不久便因安史之乱而流离失所,晚年漂泊西南,最终在湖南岳阳附近的一艘小船上逝世,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译文

今日兴致所至,与你尽情欢聚,

这里的寂寞我或许能够安然接受。

既然决定不归去,那么归去便也自然,

陆地上就乘坐轿子,水路上就乘坐船只。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在某种情境下的豁达与超脱,首句“兴来今日尽君欢”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欢聚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即兴而发的快乐,次句“此中寂寞我应安”则透露出诗人在这种欢聚背后所感受到的寂寞与无奈,但他似乎已能坦然面对,后两句“自是不归归便得,陆乘肩舆水乘舟”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在欢聚与寂寞之间,诗人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后两句的“自是不归归便得,陆乘肩舆水乘舟”更是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甫晚年的漂泊生活有关,在安史之乱后,杜甫经历了长时间的流离失所,生活困顿不堪,在这种艰难困苦中,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在漂泊中寻求心灵慰藉和人生哲理的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