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不足偿多病,乐事应须委少年。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唐·李商隐

欲构中天正急材,

余生不足偿多病。

乐事应须委少年,

只今飘忽似云流。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成就极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风格秾丽绮美,意象朦胧,情感深挚,对后世影响深远,李商隐的诗作常蕴含深刻的哲理与复杂的情感,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译文

想要建造高耸入云的大厦急需良材,

但我的余生似乎已不足以补偿这多病的身躯。

欢乐的事情应当留给年轻时的自己,

如今的我,生活如同流云般飘忽不定。

释义

“欲构中天正急材”表达了诗人有宏伟的抱负和理想,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余生不足偿多病”则透露出诗人因身体多病而感到生命短暂,难以完成心中所愿的无奈;“乐事应须委少年”意味着青春时光是最适合享受快乐、追求梦想的时期;“只今飘忽似云流”则描绘了诗人当前生活的漂泊不定,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与感慨,首句以“欲构中天正急材”起兴,展现了诗人的远大志向,但紧接着“余生不足偿多病”一句,将这份志向拉回现实,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悲哀,第三句“乐事应须委少年”是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与向往,也是对年轻时的自己的一种劝诫,暗示着青春易逝,应珍惜时光,末句“只今飘忽似云流”则以一种超脱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当前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过往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接受与释然,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历经仕途坎坷,身体也日渐衰弱,面对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抱负,以及生命的逐渐消逝,诗人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人生、青春、疾病与理想的深刻反思与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对生命无常的无奈,对青春逝去的惋惜,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淡然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