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涉沅潇有怀》

朝代:魏晋

作者:曹植

远游冠轻裘,驱车涉沅湘。

发轫自京都,将往观南荒。

肃清九嶷路,扫除暴与强。

蛮荆廓土宇,吴楚扫欃枪。

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

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

况复舟楫飘沦,风波杳冥,

羁旅无归,此情何已!

(注:原诗中“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两句可能有所删减或调整以适应整体诗意,但此两句为核心,故在此保留并突出展示。)

作者简介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并称“三曹”,曹植自幼聪颖,十多岁便能诵读众多经典,且出口成章,深受曹操喜爱,在政治斗争中,他未能继承其父的基业,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文学成就极高,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我身着轻便的衣裳,头戴远游之冠,驾车穿越沅水和潇水,从京都出发,前往南方蛮荒之地,我决心肃清九嶷山的道路,扫除那里的暴徒与强敌,我要让蛮荆之地扩展疆土,让吴楚之地的奸邪之徒无处遁形,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我孤独无伴,心中充满了哀伤,有的游人在中途突然不再归来,从此我每当吃到黍子时,心中都会涌起无尽的悲伤,更何况我现在乘船漂泊,面对茫茫的风浪,无处可归,这种情感何时才能平息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远游南方的经历,表达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旅途孤独的感慨。“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两句,借用了游子不归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离别之苦的深刻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远游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诗人以“远游冠轻裘”的形象开篇,展现了他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勇敢探索的精神,随着旅途的深入,诗人逐渐感受到了孤独与无助,这种情感在“游人中道忽不返”一句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离别之苦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曹植被贬谪期间,曹植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和贬谪,他的才华和抱负未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远游的题材,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离别之苦的深刻感受,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与诗人当时的处境紧密相连,反映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孤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