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屋相誇漆与丹,笑歌长在绮纨间。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长安古意

唐·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台明灭山无数,水陆萦回映带斜。

万屋相誇漆与丹,笑歌长在绮纨间。

豪贵勋庸能几时,石崇不见今空山。

昔时飞燕无归处,今日杨妃在绣扆。

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

香尘隐映斜阳里,芳树依依似有情。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唯有年年秋雁飞,自送卢郎归塞鸿。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照邻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卢照邻出身望族,但仕途坎坷,一生多病,四十岁时因患风疾而投水自尽,他的诗歌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对后世诗歌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长安的大道连着各种小巷,达官显贵们坐着镶有各种香料的华丽车马,皇帝的玉辇纵横驰骋在贵族家宅间,达官贵人的金鞭络绎不绝地指向侯爵之家,龙形的华盖承接着朝阳,凤凰的流苏带着晚霞,百尺长的游丝争着缠绕树木,一群娇鸟在花丛中共同啼鸣。

游蜂戏蝶在千门万户的两侧飞舞,碧树银台闪耀着万种色彩,复道交窗构成合欢的图案,双阙高耸,连接着屋脊,垂凤翼般壮观,梁家的画阁高耸入云,汉帝的金茎直插云霄,楼台在无数山峦间明灭可见,水陆交通萦回曲折,相互映照。

万千房屋都夸耀着它们的漆与丹,欢声笑语常在绮罗锦绣之间回荡,豪贵功勋又能持续多久呢?石崇的富贵如今已成空山中的幻影,昔日赵飞燕无处可归,今日杨贵妃却在绣扆中享乐,隋堤上的古柳曾系着龙舟,如今东风再起,却不堪回首。

香尘在斜阳中隐约可见,芳树依依,似乎有情,玉勒雕鞍的游冶之处,高楼耸立,却看不见章台路,花开花落不会长久,落红满地,最终归于寂静,只有年年秋雁南飞,自送卢郎归向塞北的鸿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安的繁华景象,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奢靡之风,诗中详细描绘了长安的街道、建筑、人物和景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奢华,也通过对比和讽刺,揭示了豪贵功勋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赏析

《长安古意》是卢照邻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宏大的规模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长安的繁华景象和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诗人也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豪贵功勋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这种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诗在唐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

《长安古意》创作于唐代初期,当时社会风气奢靡,贵族们追求享乐和奢华的生活方式,卢照邻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和文学家,对这种现象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既展现了长安的繁华景象,又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问题,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变幻的感慨和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