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子猷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子猷清兴何曾尽,想忆高斋更一跻。
雪夜酒醒风引笛,花时月上水欹畦。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斋。
寂寞今谁在,空余蕙草凄。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显著成就,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趣,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之翘楚,与韦应物、顾况等人有唱和。
译文
子猷的清雅兴致哪里会穷尽呢,我时常想念着要再次登上他的高雅书斋,雪夜酒醒后,风吹动着笛子,花开的时节,月光洒在倾斜的田畦上,那扇闲着的门正对着山路,深深的柳树环绕着读书的书斋,如今寂寞的书斋里还有谁在呢,只剩下凄凉的蕙草在风中摇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子猷(可能指某位友人或历史上以清雅著称的人物,如王徽之字子猷)的书斋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清雅生活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中“清兴何曾尽”展现了子猷高雅的情趣和无尽的兴致,“想忆高斋更一跻”则表达了诗人对再次探访书斋的渴望。
赏析
皎然此诗以景寓情,通过对书斋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及其生活方式的深深怀念,诗中“雪夜酒醒风引笛,花时月上水欹畦”两句尤为动人,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寓含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皎然诗歌清丽闲淡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皎然对某位友人的怀念有关,子猷作为诗中的主人公,可能是皎然的挚友,以其高雅的情趣和清幽的生活环境给皎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友人离去或自己离开友人书斋后,皎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清雅生活的向往,作为一位诗僧,皎然也可能在诗中寄托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