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取春条随日长,会须秋叶向人稀。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

唐·李中

一雨洗残冬,家家欲动农。

檐前新叶覆残花,

看取春条随日长。

溪上微云横画阁,

山边斜照入柴扉。

会须秋叶向人稀,

且喜风光得暂归。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中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中,字有中,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9世纪末至10世纪初,他出身贫寒,但才情出众,以诗文闻名于世,李中的诗作多描写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唐代晚期的重要诗人之一。

译文

一场春雨洗去了冬天的残余,家家户户都准备开始农忙,屋檐前新长出的叶子覆盖了残败的花朵,看那春天的枝条随着日光的照耀而日渐生长,小溪上微云缭绕,横亘在画阁之前,山边的夕阳斜照进柴门之内,等到秋天树叶稀疏之时,我们再相聚,此刻且喜这美好的春光得以暂时回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后,自然界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诗人通过“一雨洗残冬”点明春天的到来,随后通过“檐前新叶覆残花”和“看取春条随日长”等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植物生长的迅速和生命力的旺盛,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秋天叶落人稀的预感,但此刻更珍惜眼前的春光。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联“一雨洗残冬”简洁明了地交代了季节的更替,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新叶覆残花、春条随日长、微云横画阁、斜照入柴扉等,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预感和对当前春光的珍惜。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明快,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田园之中,亲身感受着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的变化,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也通过“会须秋叶向人稀”等句,暗示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