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冬追路出西津,得侍茫然两见春。出自哪首诗?

小编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

唐·韦应物

古寺传灯久,禅房置榻新。

穷冬追路出西津,得侍茫然两见春。

花影忽生知日到,竹梢微动觉风来。

山川兴远情何限,钟鼓残声暮复哀。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出身京兆韦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歌深受后人喜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古老的寺庙中灯火传承已久,禅房里新置了床铺,在寒冷的冬天我追随着使君的脚步出了西津渡口,有幸侍奉在侧,茫然间已经度过了两个春天,花影忽然显现,我知道太阳已经升起;竹梢微微摇动,我感觉到微风拂来,山川之美让我兴致盎然,情感无限,而寺庙里钟鼓的残声在傍晚时分又增添了几分哀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韦中丞使君游览鹤林寺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古寺、禅房、花影、竹梢等自然景物,展现了鹤林寺的幽静与美丽,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鹤林寺的幽静环境和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的深厚情感,首联“古寺传灯久,禅房置榻新”点明了鹤林寺的历史悠久和禅房的清新雅致,颔联“穷冬追路出西津,得侍茫然两见春”则通过叙述诗人追随使君游览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陪伴使君的荣幸,颈联“花影忽生知日到,竹梢微动觉风来”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尾联“山川兴远情何限,钟鼓残声暮复哀”则通过抒发诗人对山川美景的无限热爱和对钟鼓残声的哀愁,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陪同韦中丞使君游览鹤林寺时所作,鹤林寺位于唐代江南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韦应物在游览过程中被鹤林寺的幽静环境和自然景色所吸引,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韦应物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敏锐感知,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游览山水、寻求心灵寄托的普遍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