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已得同心赏,更拟携诗载酒夸。的释义

小编8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宋·林逋

剪绡零碎点酥凝,不用匀红晕碧棱。

池馆水香融嫩绿,楼台月影静深青。

春风已得同心赏,更拟携诗载酒夸。

莫把闲情轻看待,梅花此际最关情。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林逋自幼聪敏好学,书读百家,性格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译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梅花像是剪碎的丝绸点缀着酥凝般的花朵,不用把红晕抹在花瓣四周再描上碧绿的叶边。

池边的亭馆里弥漫着水香,带着嫩绿的色彩,楼台月影静谧深青。

春风已经得到了梅花的同心欣赏,我还要再带着诗歌和美酒来夸赞它。

不要把闲情逸致轻易地看待,梅花在这时候最牵动人心。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芬芳,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赞美,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和神韵,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诗人也通过梅花寄托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赞美,首联“剪绡零碎点酥凝,不用匀红晕碧棱”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形态,如同剪碎的丝绸和酥凝的花朵,无需人工修饰,自然天成,颔联“池馆水香融嫩绿,楼台月影静深青”则通过描绘梅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神韵和魅力,颈联“春风已得同心赏,更拟携诗载酒夸”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以及想要带着诗歌和美酒来夸赞它的心情,尾联“莫把闲情轻看待,梅花此际最关情”则强调了诗人对梅花的情感投入和珍视。

创作背景

林逋一生未娶妻生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他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修身养性,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对山园中的梅花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后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神韵,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