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杜诗传渭北,几时周宅对漳南。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怀古

唐·韦庄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迷。

他日杜诗传渭北,几时周宅对漳南。

池边啼鸟晋祠水,陌上行人汾树西。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园芜没尽蒿藜。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前蜀王王建,曾任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多姿,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望着眼前的景象,我的魂魄仿佛要断裂,多年来梦境也一直模糊不清,不知何日杜甫的诗篇能在渭北广为流传,又不知何时能亲眼见到周朝故都对着漳南的壮丽景象,池塘边晋祠的水流伴着鸟儿的啼鸣,汾河西岸的路上行人匆匆,在这无限伤心的夕阳余晖中,我的故乡早已荒芜,长满了蒿草和藜草。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故园的深切思念,首联写自己因眼前景象而引发的愁绪和梦境的迷离;颔联借用杜甫和周朝故都的典故,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历史遗迹的向往;颈联描绘了眼前自然景物的凄清,与内心的愁苦相呼应;尾联则直接抒发了对故园荒废的无限伤心。

赏析

韦庄此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他日杜诗传渭北,几时周宅对漳南”两句,既表达了对文化繁荣的期盼,也隐含了对国家兴衰更替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韦庄作为晚唐诗人的独特风貌。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诗人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的破坏和唐朝的灭亡,对国家的兴衰有着深刻的体会,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漂泊异乡、思念故园时所作,通过描绘眼前的自然景象和引用历史典故,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和对文化传承的渴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