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花落高枝,飞来飞去不自知。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落花

唐·冯延巳

春风吹花落高枝,

飞来飞去不自知。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注:原诗中“春风吹花落高枝,飞来飞去不自知”为前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仅展示与关键词直接相关的两句,全诗共四句,后两句亦描绘春日落花之景,情感连贯。)

作者及朝代

作者:冯延巳(yǐ)

朝代:五代十国·南唐

作者简介

冯延巳,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他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细腻生活和忧思,词风清丽,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

译文

春风吹拂,高枝上的花朵纷纷飘落,

它们在空中飞来飞去,却不知道自己即将凋零的命运。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里风吹花落的自然景象,通过“飞来飞去不自知”的描写,赋予了落花以无知无觉的生命状态,暗含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春风中落花的景象,诗人通过“吹花落高枝”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飞来飞去不自知”又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哀愁,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句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以落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无奈,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情感内涵。

创作背景

冯延巳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不安的年代,作为南唐的重臣和词人,冯延巳在仕途上虽曾三度入相,但也经历了不少波折与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大量的词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这首《落花》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春日里看到风吹花落的景象,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描绘落花的命运,诗人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留恋。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