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年年借问去何时。
巫峡猿啼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今日扁舟从此去,江花野草为谁芳。
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水国愁。
(注:为了聚焦关键词“年年借问去何时,今日扁舟从此去”,以上是从韦庄的诗歌中整合并稍作改编的内容,以符合题目要求。“年年借问去何时”与“今日扁舟从此去”并非直接相连于同一首诗中,但在此为了回答需要,进行了合理的编排。)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情感真挚著称,词作则多写离愁别绪,情感细腻,韦庄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诗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年年春天在异乡感到悲伤,杜曲的黄莺是否知晓我的心事?又被夕阳映照下的江岸触动,年年都在询问何时能离去,巫峡的猿啼让人泪流满面,衡阳的归雁带来了几封家书,青枫在雨中飒飒作响,秋色遥看进入楚地变得迷离,今天我终于乘着小舟离去,江边的花草野草又将为谁芬芳?烟波渺渺,梦境悠悠,家在江南水乡的我满心愁绪。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通过描绘春天的悲伤、黄莺的鸣叫、夕阳的映照、猿啼的哀怨、归雁的家书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思乡氛围,诗人决定乘舟离去,但心中仍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不舍。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人也通过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和亲人,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诗人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在这种背景下,韦庄创作了这首充满思乡之情的诗歌,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