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东南最上游,江山多在物华楼。全诗是什么?

小编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物华楼

唐·韦庄

吴楚东南最上游,江山多在物华楼。

天边晚色浮云散,陌上春光照眼流。

处处鱼盐开旧市,家家箫鼓乐丰秋。

长吟远下孤舟去,明月芦花满渡头。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在吴楚大地的东南方,这里是河流的上游,美丽的江山大多都展现在物华楼上,天边傍晚的云彩渐渐散去,田野间春天的阳光明亮耀眼,仿佛流动一般,到处都开设了售卖鱼盐的旧市场,家家户户都吹箫击鼓欢庆丰收的秋天,我高声吟诵着诗句,独自乘着小舟远去,只见明月高悬,芦花在渡口边随风摇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吴楚之地东南上游的壮丽景色和繁荣景象,通过“物华楼”这一视角,展现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民生活富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向往。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吴楚东南最上游”开篇,点明了地理位置,同时也暗示了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江山多在物华楼”一句,将自然景色与人文建筑相结合,突出了物华楼在观赏美景中的重要地位,诗中“天边晚色”与“陌上春光”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而“鱼盐开旧市”与“箫鼓乐丰秋”则描绘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欢乐,诗人以“长吟远下孤舟去,明月芦花满渡头”作结,既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之情,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韦庄游历吴楚之地时,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的更迭,对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游历吴楚之地时,他被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这片土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的追求,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离愁,这可能与韦庄个人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