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闻莺
唐·王维
深谷黄鹂娇引子,曲碕翠碧巧藏身。
山间流水潺潺语,树头斜阳淡淡痕。
野径花香风送远,云峰雾绕鸟飞频。
此行不为寻幽处,只愿闻莺度此辰。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王维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在幽深的山谷中,黄鹂鸟娇媚地啼叫着,仿佛在引领着春天的旋律;它巧妙地隐藏在曲折蜿蜒、翠绿欲滴的山石小径旁,山间流水潺潺作响,仿佛在低声细语;树梢上,夕阳的余晖留下淡淡的痕迹,野间小路上,花香随风飘散至远方;云雾缭绕的山峰间,鸟儿频繁地飞翔,我这次出行并不是为了寻找幽静之地,只是希望能在这美好的时光里,聆听黄鹂的啼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偶遇黄鹂啼鸣的优美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谷的幽静、黄鹂的娇媚、流水的潺潺、夕阳的余晖以及鸟儿的飞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在这美好时光中享受生活的闲适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黄鹂啼鸣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山间的幽静与美好,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黄鹂描绘得娇媚动人,仿佛它也在享受这美好的春天,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映衬的手法,如将黄鹂的啼鸣与山间的流水、夕阳的余晖等景物相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诗人还通过“此行不为寻幽处,只愿闻莺度此辰”一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在这美好时光中享受生活的闲适心境。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维晚年隐居山林期间,王维晚年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下选择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在这段时期,他常常独自在山间行走,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在这美好时光中享受生活的闲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