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怜今日长垂翅,却悔当时误翦翎。的释义

生辉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恨别

唐·李商隐

别肠终日为谁断,泪眼逢秋易断肠。

忆昨春风笑花树,而今秋雨哭梧桐。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望楼。

每怜今日长垂翅,却悔当时误翦翎。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生活在公元813年至858年,他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他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但在仕途上,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历经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离肠寸断不知为了谁,泪眼逢秋更易令人心伤。

想起往日春风中我们一起笑看花开,如今秋风里却只剩下我一人对着落叶哀哭。

回廊上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我的相思,孤灯下我独自倚楼凝望那轮落月。

如今我常常怜惜自己如同一只折翼的鸟儿,却后悔当初不该轻易剪去自己的羽翼。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痛苦和对过去选择的悔恨,诗中通过对比昔日的欢笑与今日的孤独,以及对自己未能珍惜机会的悔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悔恨,首联直接点出离别的痛苦,颔联通过对比昔日的欢笑与今日的孤独,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痛苦,颈联以回廊和落月为背景,烘托出诗人孤独无助的境地,尾联则通过“长垂翅”和“误翦翎”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珍惜机会的悔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他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历经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过去的选择产生了深深的悔恨,对当前的困境感到无奈和痛苦,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